典型文献
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患者髋部骨几何结构参数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患者使用唑来膦酸治疗前后不同时期髋部骨几何结构参数、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生化指标等变化特点,同时观察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非骨折患者髋部骨几何结构参数的影响.方法 动态观察20171月至2020年1月住院使用唑来膦酸抗骨质疏松治疗的114例骨质疏松患者,其中包括57例严重骨质疏松致骨折患者(骨折组)及57例单纯骨质疏松患者(非骨折组).采用美国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所有患者的腰椎总体(lumbar total,Ltot)、左侧股骨颈(Neck)和髋部总体(hip total,Htot)的BMD进行测量,并通过骨密度仪分析髋部骨几何结构参数,包括髋部股骨颈、转子间和股骨干的BMD、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平均骨皮质厚度(average cortical thickness,ACT)、弯曲系数(buckling ratio,BR).观察骨折组和非骨折组治疗前后髋部骨几何结构参数、BMD、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差异.结果(1)与基线相比,治疗1年后股骨颈CSA、ACT,转子间CSA、ACT,股骨干CSA、BR分别增加1.68%、1.73%、3.04%、1.92%、2.17%、2.69%;治疗2年后上述指标分别增加了2%、2.49%、3.26%、2.51%、2.17%、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线相比,股骨颈BR在治疗1和2年后分别下降了1.44%和2.7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基线相比,治疗1年后Ltot、Neck、Htot的BMD分别提升了6.6%、1.57%、1.33%.治疗2年后,三者BMD分别提升了7.45%、2.13%、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线相比,治疗1和2年后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分别下降了15.54%和13%(P<0.05);血钙分别下降了3.32%和2.8%(P<0.05);尿酸分别增加了9.83%和11.01%.(3)骨折组与非骨折组治疗1年后转子间BR分别为11.52±2.73和10.37±2.1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Ltot BMD治疗1和2年后均有上升(P<0.05);ALP在治疗1和2年后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患者可明显增加BMD,改变髋部骨几何结构参数,主要通过增加CSA、ACT而改善骨质量,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治疗后同样获益,进一步佐证了唑来膦酸治疗严重骨质疏松的同时可减少骨折再发风险.
文献关键词:
唑来膦酸;髋部骨几何结构;骨质疏松症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赵镇;盛笑;成金罗;叶新华
作者机构:
213000 江苏常州,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镇;盛笑;成金罗;叶新华-.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患者髋部骨几何结构参数的影响)[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22(02):175-181
A类:
髋部骨几何结构,Ltot,Htot
B类:
唑来膦酸,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变化特点,骨质疏松性骨折,骨折患者,动态观察,抗骨质疏松治疗,双能,密度仪,腰椎,lumbar,total,股骨颈,Neck,hip,转子间,股骨干,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area,CSA,骨皮质厚度,average,cortical,thickness,ACT,弯曲系数,buckling,ratio,BR,别下,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血钙,尿酸,骨质量,佐证,再发风险,骨质疏松症
AB值:
0.221285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