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种植芦竹属菌草对土壤酶活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种植芦竹属菌草对土壤养分、酶活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探讨种植芦竹属菌草对土壤的改良作用.[方法] 对种植芦竹属6个品种菌草前后土壤养分、酶活进行检测,采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结果] 芦竹属6个不同品种菌草种植后,与未种植芦竹的空白对照地相比,种植绿洲1号、绿洲9号土壤中速效磷(8.20 mg·kg?1、8.72 mg·kg?1)、速效氮(22.63 mg·kg?1、18.20 mg·kg?1)、有机碳(13.83 g·kg?1、10.48 g·kg?1)和总氮(0.84 g·kg?1、0.71 g·kg?1)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54 mg·kg?1、14.47 mg·kg?1、5.27g·kg?1、0.38 g·kg?1)的含量(P<0.05);且种植芦竹属菌草后的土壤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绿洲1号和绿洲9号土壤脲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脲酶活性与土壤速效磷、速效氮、有机碳和全氮等均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蔗糖酶与几种土壤养分无显著的相关性.种植芦竹后,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评估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其中绿洲1号和绿洲3号的Ace指数、Chao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微生物多样性细菌Ace指数和Chao指数与蔗糖酶活性、酸性磷酸酶活性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微生物多样性真菌指数Shannon指数与ACP活性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结论] 在贫瘠的土壤条件下种植芦竹属菌草,能够起到改良土壤,提高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积极作用,为种植芦竹属菌草(尤其是绿洲1号、绿洲3号和绿洲9号)的推广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文献关键词:
芦竹;土壤养分;土壤酶活;土壤微生物群落
作者姓名:
林辉;刘艳玲;罗海凌;王彤;林占熺;苏德伟;林兴生;林冬梅
作者机构:
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 350010;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01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林辉;刘艳玲;罗海凌;王彤;林占熺;苏德伟;林兴生;林冬梅-.种植芦竹属菌草对土壤酶活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22(05):675-682
A类:
B类:
芦竹,菌草,土壤微生物群落,土壤养分,微生物群落结构,后土,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不同品种,草种,空白对照,绿洲,中速,有机碳,总氮,27g,土壤酶活性,土壤脲酶活性,土壤速效磷,全氮,蔗糖酶,土壤细菌,真菌多样性,多样性评估,评估指数,Ace,Chao,Shannon,酸性磷酸酶活性,ACP,贫瘠,土壤条件,下种,改良土壤,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AB值:
0.20117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