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不同熏蒸方式对连作桃园土壤的影响
文献摘要:
在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的某连作10年的桃园,使用生物熏蒸和化学熏蒸方式对桃园土壤进行消毒,其中,生物熏蒸分别以茭白秸秆、鸡粪砻糠为材料,化学熏蒸以棉隆为材料,于旺盛生长季,测定处理前后土壤微生物群落、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基础理化性质的变化,探究不同熏蒸消毒方式对桃园连作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熏蒸显著(P<0.05)降低了镰孢菌属(Fusarium)等有害菌的相对丰度,并显著(P<0.05)降低了真菌、细菌群落的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度;而生物熏蒸则显著(P<0.05)提升了镰孢菌属的相对丰度,并显著(P<0.05)降低了真菌、细菌的多样性和细菌丰富度、真菌均匀度.此外,2种生物熏蒸显著(P<0.05)提高了青霉属(Penicillium)、毛壳菌属(Chaetomium)等有益菌类的相对丰度,而化学熏蒸对沙蜥属(Saitozyma)、毛壳菌属等有益真菌存在显著(P<0.05)抑制作用.生物熏蒸显著(P<0.05)提高了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茭白秸秆熏蒸还显著(P<0.05)提高了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而鸡粪砻糠熏蒸却显著(P<0.05)降低了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化学熏蒸显著(P<0.05)降低了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酸性磷酸酶活性.茭白秸秆熏蒸后,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等养分含量显著(P<0.05)提高,且缓解了土壤酸化;鸡粪砻糠处理后,土壤交换性镁、钙含量显著(P<0.05)升高;棉隆熏蒸后,土壤氮磷钾养分含量显著(P<0.05)下降.综上,适当的生物熏蒸有利于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土壤养分;化学熏蒸有利于抑制土壤有害菌生长,但不利于土壤酶活性的发挥,及土壤养分的转化和积累.
文献关键词:
连作障碍;土壤消毒;土壤微生物群落;土壤酶活性;土壤理化性质
作者姓名:
高志远;杨淑娜;王朝丽;王智豪;奚昕琰;何娟;贾惠娟
作者机构:
浙江大学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310058;杭州市临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杭州 311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高志远;杨淑娜;王朝丽;王智豪;奚昕琰;何娟;贾惠娟-.不同熏蒸方式对连作桃园土壤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2022(10):2251-2258
A类:
茭白秸秆
B类:
桃园土壤,在位,杭州市,余杭区,生物熏蒸,鸡粪,砻糠,棉隆,旺盛,生长季,后土,土壤酶活性,熏蒸消毒,消毒方式,连作土壤,镰孢菌属,Fusarium,有害菌,相对丰度,细菌群落,均匀度,细菌丰富度,青霉属,Penicillium,Chaetomium,有益菌,菌类,Saitozyma,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土壤酸性,酸性磷酸酶活性,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含量,土壤酸化,土壤交换性镁,钙含量,土壤氮,磷钾养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养分,连作障碍,土壤消毒,土壤理化性质
AB值:
0.2351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