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避难弱者需求视角的县域避难场所规划研究−以长宁"6·17"地震灾后调研为例
文献摘要:
县域避难场所规划建设薄弱,灾后老年人等避难弱者的需求不能得到充分满足.长宁"6·17"地震发生后,笔者赴灾区调研,对老人、妇女、儿童等避难弱者进行访谈,深入了解避难弱者的避难经历、对避难场所的认知及相关需求,总结避难弱者在灾后初期、中期、后期阶段的需求变化及对避难空间的诉求.在避难弱者需求视角下提出县域避难场所规划提升措施,包括建立避难弱者数据库、优化避难场所选址、提高避难场所建设标准、加强对避难弱者"定制化"的防灾宣传和避难引导等,以保障避难弱者的生命安全,提升避难生活质量.
文献关键词:
避难弱者;避难需求;避难场所;县域;长宁"6·17"地震
作者姓名:
李文静;翟国方;陈伟;刘瑀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南京 210093;安徽大学, 商学院, 合肥 230601;南京邮电大学, 地理与信息生物学院, 南京 210023;宜宾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四川宜宾 64449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文静;翟国方;陈伟;刘瑀-.基于避难弱者需求视角的县域避难场所规划研究−以长宁"6·17"地震灾后调研为例)[J].震灾防御技术,2022(04):764-774
A类:
避难弱者
B类:
需求视角,避难场所规划,规划研究,长宁,震灾,后调,规划建设,灾区,区调,难经,需求变化,避难空间,提升措施,场所选址,避难场所建设,建设标准,定制化,防灾,避难需求
AB值:
0.19476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