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四川长宁页岩气开采区上地壳各向异性及其变化特征
文献摘要:
四川长宁页岩气开采区2018年12月16日和2019年1月3日相继发生了 ML5.7和ML5.3地震,两次中强地震给附近建筑物带来了严重的破坏.本文收集了长宁地区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的地震波形数据资料,利用剪切波分裂方法获得了研究区内14个台站的剪切波分裂参数快波偏振方向和慢波延迟时间,分析了长宁地区地壳各向异性特征,以及地壳应力场的变化,初步探讨了两次ML5.0地震孕育的应力环境.结果显示,多数台站快波偏振方向有两个优势方向,北东向和北西向.研究区位于四川盆地南缘盆山结合地带,构造环境复杂,剪切波分裂参数较为离散.北西向的快波偏振方向与区域主压应力方向、震源机制解结果一致,北东向快波偏振方向与之正交.整个研究区域内慢波延迟时间普遍较高,均值为6.16 ms·km-1.慢波延迟时间最大值来源于位于两次ML5.0地震震中之间的XIC台站.离散的剪切波分裂参数以及较高的各向异性强度,可能与页岩气开采压裂作业有关.水力压裂施工,页岩地层中注入高压流体,从而改变了岩体和断层的应力状态,引起应力环境的改变.慢波延迟时间在ML5.3地震发生之前表现出明显增加的趋势,表明地震发生之前地壳应力的积累.ML5.3地震发生之后观测到慢波延迟时间的降低,反映了震后地壳应力的突然释放.
文献关键词:
剪切波分裂;地震各向异性;地壳应力场;页岩气开采;水力压裂
作者姓名:
刘莎;郑钰
作者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8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莎;郑钰-.四川长宁页岩气开采区上地壳各向异性及其变化特征)[J].地球物理学报,2022(06):2035-2046
A类:
上地壳各向异性,地壳各向异性,剪切波分裂,快波偏振方向,地壳应力场,XIC
B类:
页岩气开采,开采区,ML5,中强地震,长宁地区,地震波形数据,数据资料,分裂方法,台站,延迟时间,各向异性特征,应力环境,数台,优势方向,北东,东向,北西,西向,四川盆地南缘,构造环境,环境复杂,主压应力,震源机制解,解结,ms,震震,震中,各向异性强度,水力压裂,压裂施工,高压流体,岩体,应力状态,后观,震后,地震各向异性
AB值:
0.21788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