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马达加斯加Ilakaka蓝宝石的包裹体和谱学特征
文献摘要:
采用激光拉曼光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仪、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仪及荧光光谱仪等测试技术,对马达加斯加Ilakaka蓝色和浅橙色蓝宝石的包裹体及相关谱学特征进行研究,旨在丰富马达加斯加Ilakaka矿区蓝宝石的产地特征信息.结果 表明,该产地蓝宝石的特征包裹体包括大量由液态CO2充填的负晶、与愈合裂隙相关的假次生包裹体以及方解石、石墨、金云母、金红石和赤铁矿等固体包裹体;蓝宝石中Fe元素的含量与其蓝色调深浅呈正相关性,均见与Fe3+相关的377、387 nm和451 nm处吸收线,并且Fe含量的增高可促成Fe3+-Fe3+交换耦合离子对形成,从而增强377 nm和451 nm处的吸收;蓝宝石的荧光光谱基本均可见Cd+的R1 (694 nm)、R2(693 nm)荧光线;浅橙色蓝宝石在400~480 nm处出现明显荧光宽峰,通过低温退火实验发现该组荧光峰热稳定性差,加热至250℃时趋于消失,而在300℃时荧光峰明显增强,推测与空穴心[VAl+ O]与[Mg2+ +O]相关.
文献关键词:
Ilakaka蓝宝石;包裹体特征;化学成分;颜色成因;荧光光谱;马达加斯加
作者姓名:
梁璧馨;陈美华
作者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引用格式:
[1]梁璧馨;陈美华-.马达加斯加Ilakaka蓝宝石的包裹体和谱学特征)[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2022(01):28-38
A类:
Ilakaka,Cd+,VAl+
B类:
马达加斯加,蓝宝石,谱学特征,激光拉曼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质谱仪,近红外,红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测试技术,蓝色,橙色,相关谱,富马,矿区,特征信息,液态,充填,裂隙,方解石,金云母,金红石,赤铁矿,色调,深浅,Fe3+,收线,交换耦合,合离,离子对,R1,光线,低温退火,该组,热稳定性,明显增强,空穴,Mg2+,+O,包裹体特征,颜色成因
AB值:
0.27371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