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无钉之船":考古和文献中最早往返于西亚与中国之间的海舶
文献摘要:
1998年印尼海域发现的"黑石号"阿拉伯(波斯)沉船,是南海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沉船,也是最早往返于西亚和中国之间的海舶.本文先介绍海洋考古发现的阿拉伯沉船,分析阿拉伯式船只建造的特点,即不用铁钉而是以椰索捆绑船板,也即所谓"缝合船".而后根据非中文文献考证围绕阿拉伯"无钉之船"在海洋亚洲衍生流传的海底磁山的传说,指出这个传说几乎从一开始就落地于马尔代夫,后者作为海洋交通枢纽之地以季风、海流和礁石之危险而远近闻名.随后本文勾稽中国文献,指出海底磁山的传说早就传到了中国.到了元明时期中国人又将中国文化中的"弱水"这一概念加之于马尔代夫.特别是以郑和下西洋为本的明末小说《西洋记》中关于"吸铁岭"的创作,可以视为海底磁山详尽之中国版本.海洋考古和中西文献中的"无钉之船"这个历史事实以及相关传说,彰显了中国和印度洋(阿拉伯)世界的海上贸易和由此产生的密切文化交流.
文献关键词:
黑石号;无钉之船;磁石;弱水;中国和西亚
作者姓名:
杨斌
作者机构:
澳门大学历史系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斌-."无钉之船":考古和文献中最早往返于西亚与中国之间的海舶)[J].海交史研究,2022(01):1-20
A类:
无钉之船,海洋亚洲,吸铁岭,中国和西亚
B类:
往返,海舶,印尼,海域,黑石号,阿拉伯,波斯,沉船,南海,海洋考古,考古发现,船只,不用,铁钉,捆绑,船板,缝合,非中文,中文文献,文献考证,海底,磁山,传说,一开,马尔代夫,交通枢纽,季风,海流,礁石,远近闻名,出海,早就,传到,元明时期,弱水,一概,之于,郑和下西洋,明末,详尽,中国版,中西文,历史事实,印度洋,海上贸易,磁石
AB值:
0.36472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