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戏剧与"海派"味道——舞台上的城市和城市中的舞台
文献摘要:
杜竹敏:在座几位嘉宾有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也有从全国各地来到这座城市的"新上海人".大家认为"海派文化"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 郭茜云:我是2004年第一次来上海.初到上海,有一种进入"大城市"的感觉—马路特别宽、车辆特别多,还有许多外国人.令我印象很深的是当时上海的地铁票—黄色、绿色、粉色、紫色—这就是我对于城市的"初印象":五彩斑斓.2008年,进入上海越剧院实习,在上海定居,住在复兴西路上的单位宿舍.周围就是《爱情神话》的取景地—五原路、武康路、安福路.那时候,我和几位同学经常去剧场看戏.上海是一座文化氛围非常浓郁的城市.我在这里生活了十多年了,也慢慢找到了归属感.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杜竹敏
作者机构:
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杜竹敏-.戏剧与"海派"味道——舞台上的城市和城市中的舞台)[J].上海艺术评论,2022(04):60-62
A类:
B类:
戏剧,味道,在座,几位,嘉宾,土生土长,海派文化,马路,外国人,地铁票,粉色,紫色,初印,五彩斑斓,越剧,剧院,定居,西路,宿舍,爱情神话,取景,景地,五原,原路,康路,安福,那时,剧场,看戏,文化氛围,浓郁,慢慢,归属感
AB值:
0.54208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