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新时期海派戏曲的都市镜像
文献摘要:
从周边农村或是外省"闯入"上海都市的各戏曲剧种都在尽可能地与这座城市保持协调,无论是审美风格,还是行为方式,抑或是思想观念.这些原本怀揣富裕的梦想踏上这座"不夜城"的诸多剧种,在经历多个回合的互动、调适后逐渐"在地化",成为不同于原生地的"新品种",为这座城市的精神文化"代言",彰显出独特的海派气质.虽然它们闯上海的初衷是金钱,但在它们收获物质的同时,也逐步实现了精神内蕴的脱胎换骨.纵观20世纪,海派戏曲的"底色"之一便是"时髦".也许有人会不禁问道:那些诞生于清末乡土社会的地方戏如何能与"现代"和"时尚"关联?我们提出这个观点,其实是从海派戏曲对现代都市生活的敏感度,对现代城市文化建构的参与度出发的.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黄静枫
作者机构:
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黄静枫-.新时期海派戏曲的都市镜像)[J].上海艺术评论,2022(03):18-20
A类:
闯上
B类:
海派,戏曲,镜像,外省,闯入,曲剧,剧种,种都,审美风格,行为方式,抑或,思想观念,怀揣,踏上,不夜城,回合,在地化,于原生,原生地,新品种,精神文化,代言,初衷,金钱,内蕴,脱胎换骨,纵观,底色,时髦,也许,不禁,问道,清末,乡土社会,地方戏,时尚,实是,现代都市,都市生活,现代城市,城市文化,文化建构
AB值:
0.54961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