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甘薯基部腐烂病对植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探明甘薯茎基部腐烂病发生机制,为构建该病害的绿色防控体系提供依据.[方法]以处于南北薯区交接带、南北甘薯病害发生区的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西部山区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比研究甘薯茎基部腐烂病发病甘薯植株与健康甘薯植株的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及其根际土壤酶包括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甘薯茎基部腐烂病显著降低了植株根际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提高了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在门分类水平上,该病害显著降低了其植株根际土壤放线菌门、疣微菌门和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提高了绿湾菌门和Candidate-division-wps-2菌群的相对丰度.在属分类水平上,该病害显著提高了植株根际土壤细菌GP1、未分类的厚壁菌属和芽单胞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了未分类的链霉菌属、链嗜酸菌属、伯克霍尔德菌属等菌群的相对丰度.[结论]甘薯茎基部腐烂病降低了其植株根际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改变了甘薯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结构和多样性.
文献关键词:
甘薯茎基部腐烂病;高通量测序;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土壤酶活性
作者姓名:
陈海生;唐超文;刘守平;陈伟强;侯金祥
作者机构: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1231;益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临海 317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海生;唐超文;刘守平;陈伟强;侯金祥-.甘薯基部腐烂病对植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22(09):1194-1202
A类:
wps
B类:
对植,植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甘薯茎基部腐烂病,发生机制,绿色防控,防控体系,薯区,交接,病害发生,台州市,黄岩区,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土壤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土壤放线菌,拟杆菌门,相对丰度,Candidate,division,GP1,未分类,厚壁菌,单胞菌,链霉菌,嗜酸,伯克霍尔德菌属,群落的结构,土壤酶活性
AB值:
0.15815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