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涉外未成年人监护中的司法困境与理论思考
文献摘要:
未成年人是最常见的"被监护人"类型.借由中国《适用法》第30条"有利于"规则的指引,域外有利于未成年被监护人的法律应得为中国法院所用.然而《适用法》颁行十载有余,法院根据该法第30条的指引适用外域法的情况几近于零.一些判决更是有意回避"有利于"规则.此现象不可仅仅归结于司法惰怠.某些外域法看似在儿童权益保护方面更为"先进",却是由"主体—权利"结构及"功利—理性主导"这两大西方法律文化特质演绎而来.此二者不仅无法得到国人的观念认同,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支撑"天人同质"和"泛伦理化"背道而驰.中西文化异质或为《适用法》第30条的选法标准难以在实践中下落的原因之一.
文献关键词:
未成年人保护;涉外监护;《法律适用法》;儿童利益最大化;价值冲突
作者姓名:
王艺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艺-.涉外未成年人监护中的司法困境与理论思考)[J].云南社会科学,2022(06):124-135
A类:
涉外监护
B类:
未成年人监护,司法困境,理论思考,被监护人,域外,应得,中国法,法院,颁行,十载,载有,有余,外域,几近于,近于零,判决,看似,儿童权益保护,功利,大西,西方法律,法律文化,文化特质,天人,伦理化,背道而驰,中西文化,或为,下落,未成年人保护,法律适用法,儿童利益最大化,价值冲突
AB值:
0.40677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