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定点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核酸检测工作的实践和探索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现阶段新型冠状病毒(新冠)肺炎患者核酸检测中的相关问题和解决方案,为临床实验室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4月1日至4月10日入院的462例新冠肺炎患者,对其核酸检测基础循环阈值(cycle threshold,Ct值)和时间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分析3月20日至3月31日和4月1日至4月10 日 2个时间段内,因样本采集原因导致的核酸检测结果假阴性的情况.选取213份临床核酸检测样本,采用试剂A和试剂B进行平行检测,比较两者间的差异.根据相关文件,制定可疑样本的复检标准作业程序(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OP)文件;制备弱阳性质控品,参考定量试验的质控方法,每天分5批次检测,共4 d,获得20组数据,以此为初始数据制作质控图.结果:462例新冠肺炎患者的ORF1ab和N基因基础Ct值中位数分别为24.50(20.58~32.10)和23.38(19.43~31.24),184例Ct值<30的患者,其Ct值升至30以上所需的中位时间为6(4~8)d.北部院区转型前期和转型后期,采样不合格率分别为12.4%和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种试剂在新冠核酸检测Ct值<30的样本中一致性较好,但检测Ct值在30~40的样本时,两者一致性降低.自制弱阳性质控品20次检测ORF1ab和N基因Ct值分别为35.17±0.55和35.23±0.88,能较好地监控临床上较为关注的Ct值在35左右的样本检测情况.结论:对于入院基础Ct值<30的新冠肺炎患者,其核酸检测频次可设定为3~4 d进行1次.2种常用新冠核酸检测试剂,在检测Ct值≤30的样本时一致性较好,但检测Ct值在30~40的样本时,两者结果差异明显.建立适用于定点医院实验室的样本复检规范和流程,同时应加强对Ct值处于35左右样品检测的质量监控,以保证实验室新冠核酸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文献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循环阈值;室内质控
作者姓名:
陈长强;孟俊;金佩佩;戴菁
作者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检验科,上海 200025
引用格式:
[1]陈长强;孟俊;金佩佩;戴菁-.定点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核酸检测工作的实践和探索)[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22(02):143-149
A类:
B类:
定点医院,检测工作,实践和探索,临床实验室,新冠肺炎患者,检测基础,循环阈值,cycle,threshold,Ct,时间变化规律,样本采集,核酸检测结果,假阴性,检测样本,可疑,复检,标准作业程序,standard,operation,procedure,SOP,弱阳性质控品,质控方法,天分,质控图,ORF1ab,中位数,中位时间,部院,院区,不合格率,新冠核酸检测,测频,可设,核酸检测试剂,医院实验室,样品检测,质量监控,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室内质控
AB值:
0.299764
相似文献
2019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吕莹;袁伟;施冬玲;廖怡馨;李颖川;钟鸣;李锋;毛恩强;沈银忠;徐金富;宋元林;胡必杰;张文宏;凌云-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中西医结合科,上海 201508;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重症肝病科,上海 201508;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感染科,上海 201508;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科学研究部,上海 201508;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上海 20007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上海 200032;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呼吸科,上海 201508;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急诊科,上海 200025;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感染与免疫科,上海 201508;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科,上海 20043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上海 200040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