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新文科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课程建设的思考
文献摘要:
立足新文科建设背景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课程,是响应时代所需建设新文科的号召所向,是构建中国特色新文科体系的应有之举,是高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开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课程,关键是要做好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应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建设思路,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当代意义和传承要义;应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的培育目标,讲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个人美德、社会公德、国家大德方面的核心理念与美德精髓;应以为国育才为导向,立足"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讲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与遗产瑰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课程要达成"知识教育"与"价值引领"的双重目标,需要教师、学生以及教学管理人员等多层面联动努力、共同推进.
文献关键词:
新文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姓名:
张亮;郭明姬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亮;郭明姬-.新文科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课程建设的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22(08):148-155
A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课程
B类:
新文科背景,通识课程建设,新文科建设,时代所需,所向,之举,开好,好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建设思路,基本理念,当代意义,信仰者,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培育目标,讲透,美德,社会公德,大德,核心理念,为国育才,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目标,讲活,文化知识,瑰宝,知识教育,双重目标,教学管理人员,多层面
AB值:
0.2469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