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劳动力跨省流动的影响机制及收益研究
文献摘要:
基于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动态监测调查两套数据,分析劳动力跨省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测算劳动力跨省就业的收益,研究发现:人口学特征、人力资本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就业地域选择,男性、青壮年、农业户口、已婚、受教育水平较低以及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更偏向于跨省就业;跨省就业的劳动力更多是反向选择的,在克服选择性偏差后,劳动力选择跨省就业的收益显著,收入提升约52%,而本地非农就业者如果选择跨省就业,其收益并不大,或许还不能补偿其成本;安徽、贵州等中西部地区人口跨省就业收益更大,收入能够提升1.5至3倍,浙江等东部发达地区人口跨省就业收益较小,说明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向东部沿海地区流动的收益依然可观,东部沿海地区仍将是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吸纳地.基于此,在国家政策导向及地区发展规划方面,应充分利用发达地区的规模效应和辐射作用;完善城市布局,提升中小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工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为劳动力回流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积极发挥政府职能,构建信息充分的劳动力市场.个人选择方面,应关注就业的发展趋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综合收益、家庭以及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作出比较理性的选择.
文献关键词:
劳动力;跨省流动;影响因素;收益;选择偏差;跨省就业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艾小青
作者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10012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艾小青-.劳动力跨省流动的影响机制及收益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22(06):130-137
A类:
跨省就业
B类:
跨省流动,流动人口,户籍人口,监测调查,两套,套数,步测,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环境,就业地,地域选择,青壮年,农业户口,已婚,受教育水平,中西部地区,非农就业,就业者,并不大,向东,东部沿海地区,政策导向,地区发展规划,规模效应,辐射作用,城市布局,中小城市,工业发展,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劳动力回流,社会基础,政府职能,劳动力市场,个人选择,综合收益,诸多方面,选择偏差
AB值:
0.27505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