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共产党宣言》博古译本的"消灭私有财产":一项概念史的考察
文献摘要:
《共产党宣言》博古译本具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及翻译史的重大理论与实践价值."消灭私有制"是《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命题,"私有财产"及"私有制"是其核心概念.概念史对博古译本"私有财产"的生成和演化以及1949年之后的"消灭私有财产"被"消灭私有制"替代等层面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但同时也存在中国本土适切性的问题.基于概念史的方法,对"私有财产"在中国的生成史和演化史进行研究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概念在中国的生成和演化具有特定的历史性、跨文化性和语境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构成互为镜像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概念在中国的生成、演化史不具备典型的"鞍型期",并修正了"基本概念"的"四化"标准;翻译是马克思主义概念中国化的主要路径,但翻译学本身不能完整描述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国化的进程.对"私有财产"到"私有制"进程的历史语义考察,推进了作为方法论的鞍型期假设和基本概念标准的"中国化",有助于探索翻译为何、翻译何为等翻译学的基本问题,并借助中国的翻译史经验深化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文献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博古;中译本;私有财产;私有制;概念史;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吴自选;李欣
作者机构:
天津理工大学 外语教学部,天津 300384;天津外国语大学 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研究院,天津 3002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自选;李欣-.《共产党宣言》博古译本的"消灭私有财产":一项概念史的考察)[J].广西社会科学,2022(01):100-107
A类:
鞍型期
B类:
共产党宣言,博古,私有财产,概念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翻译史,大理论,实践价值,消灭私有制,本命,核心概念,解释力,国本,适切性,演化史,跨文化性,语境性,镜像,四化,主要路径,翻译学,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史语,作为方法,译为,何为,基本问题,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中译本
AB值:
0.2525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