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数字经济、全劳动生产率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文献摘要:
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政策的深入推进,数字技术的应用进入深化发展与共享发展的新阶段,数字经济对于区域经济的驱动作用不断增强,对于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8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测度2013-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系统GMM模型、中介效应方法等实证检验了我国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显著缩小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数字经济的发展使得全劳动生产率下降,加快劳动生产要素由发达地区生产性部门向欠发达地区非生产性部门的转移,削弱了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数字经济主要促进了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并且数字经济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效应存在政策阶段性和动态性.基于此,从促进生产要素流动、提高数字劳动者人力资本和强化数字经济政策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文献关键词:
数字经济;全劳动生产率;经济发展差距;区域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何爱平;李清华
作者机构: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何爱平;李清华-.数字经济、全劳动生产率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J].经济问题,2022(09):9-17
A类:
全劳动生产率
B类: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发展政策,深化发展,共享发展,驱动作用,小区域,地级市,市面,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双向固定效应模型,GMM,高显,欠发达地区,非生产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影响,影响区,生产要素流动,数字劳动者,数字经济政策
AB值:
0.19954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