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数字经济发展是否提高了中国绿色经济效率?
文献摘要:
新常态下,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在推动绿色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维度,采用熵值法对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提出一种包含土地和能源要素约束的超效率SBM模型对绿色经济效率重新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基于2006—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①中国区域数字经济差距明显,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空间分布特征.②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在考虑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分维度回归表明,相比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对绿色经济效率的促进作用更强;分区域回归表明,数字经济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其显著促进了东部和中部地区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且对东部的促进作用大于中部,而西部地区这一作用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③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及数字产业化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技术创新和深化市场化程度间接提升了绿色经济效率,但产业数字化未能通过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市场化程度来提升绿色经济效率.④门限检验表明,在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市场化程度的约束下,数字经济对绿色经济效率表现为非线性影响,在通过特定的门槛值后发生改变,具有显著的门槛特征.因此,政府应结合区域发展特点推动数字经济的协调发展,充分释放数字经济在绿色经济发展中的红利,继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技术进步来实现绿色经济发展.此外,应制定差异化的市场策略,以更加有效的方式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文献关键词:
绿色经济效率;数字经济;超效率SBM;产业数字化;中介效应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强;马彦瑞;徐生霞
作者机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北京10007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强;马彦瑞;徐生霞-.数字经济发展是否提高了中国绿色经济效率?)[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03):72-85
A类:
B类:
绿色经济效率,新常态下,核心动力,绿色经济发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熵值法,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能源要素,要素约束,超效率,SBM,省级面板数据,影响效应,中国区域,区域数字经济,经济差距,空间分布特征,稳健性检验,分维度,区域异质性,中部地区,显著性检验,机制分析,市场化程度,过产,门限,非线性影响,门槛值,门槛特征,发展特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应制,市场策略
AB值:
0.24012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