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天下情怀的理论渊源、文化传统与当代实践
文献摘要:
(一)蕴涵于马克思主义真理中 中国共产党人的胸怀天下情怀很大程度源自于马克思主义的国际观并根据时代变化和历史条件加以发展推进.首先,马克思的"世界交往"理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建立在唯物史观之上.从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出发来研究人类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发展、运行机制、内在规律和未来走向等,揭示未来社会发展的规律,探究生产方式的发展变革和人类的普遍交往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其次,马克思关于战争与和平的理论.马克思认为战争与和平作为一对矛盾体以不同的形态出现,对人类社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马克思将战争分为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既强调暴力是孕育着新社会的助产婆,也明确表达对帝国之间战争、资产阶级战争、帝国殖民战争的批判和谴责.再次,马克思的国际关系伦理准则.马克思揭露资产阶级的"国际道德",呼吁建立国际正义.马克思给国际社会的应然性存在提出了重要的基本准则,即必须恪守尊重民族生存和主权平等、尊重正义与良知.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刘涛
作者机构: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涛-.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天下情怀的理论渊源、文化传统与当代实践)[J].大连干部学刊,2022(01):11-12
A类:
非正义战争,助产婆
B类:
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天下,天下情怀,理论渊源,文化传统,当代实践,蕴涵,国际观,时代变化,历史条件,世界交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唯物史观,现实的人,物质生产,生产实践,发来,资本主义社会,内在规律,未来走向,未来社会,发展变革,普遍交往,战争与和平,平作,矛盾体,暴力,帝国,资产阶级,殖民,谴责,国际关系伦理,伦理准则,揭露,呼吁,立国,应然,基本准则,恪守,主权平等,良知
AB值:
0.3567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