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种植密度对泉豆13号生长动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摘要:
为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对泉豆13号的生长动态、农艺性状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筛选出最适宜的种植密度,为泉豆13号的高产栽培及示范推广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穴距单因素6水平(M1)9.5、(M2)11.1、(M3)13.5、(M4)18.5、(M5)22.2、(M6)33.3 cm随机区组设计,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泉豆13号生育期的株高、干物质重、叶面积指数均有显著影响;通过种植密度与农艺性状及产量的相关性分析可知,种植密度与株高、底荚高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各处理下产量水平依次为:M2>M4>M1>M3>M5>M6.M6处理产量最小2007.5 kg·hm-2,极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的产量;M2处理产量最大2745.0 kg·hm-2,显著高于M5处理,与M4、M1、M3处理无显著差异.在实际生产中,建议以(M4)18.5 cm的穴距种植泉豆13号,对应的种植密度为22.2万株·h m-2.
文献关键词:
种植密度;生长动态;农艺性状;产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林文磊;吕美琴;林威鹏;康蓉蓉;曾红英;施迎迎
作者机构:
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 泉州 362212;仙游县农业农村局,福建 莆田 3512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林文磊;吕美琴;林威鹏;康蓉蓉;曾红英;施迎迎-.种植密度对泉豆13号生长动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福建农业科技,2022(03):50-56
A类:
B类:
种植密度,生长动态,农艺性状,籽粒产量,高产栽培,示范推广,穴距,M1,M2,M3,M4,M5,M6,随机区组设计,生育期,株高,干物质,叶面积指数,主茎,茎节,节数,分枝数,粒数,单株粒重,各处,产量水平,hm,万株
AB值:
0.323792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