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从"树"到"枯树":庾信诗文意象的生成机制及审美转向
文献摘要:
庾信历经梁王朝由盛转衰乃至覆亡的全过程,其诗文风格由南朝的轻艳绮丽转为屈节仕北后的苍凉老成."树"意象贯穿于庾信诗文创作的始终.在前期作品中,庾信笔下之树富有生机与活力,是其生命状态的直观呈现.入北以后,庾信亲历社会动乱和朝代更迭,深刻体悟到人生无常,世事难料.投射于文学作品,他反复描写"移树""枯树"意象.由枝繁叶茂到摇落变衰,"树"意象的转变是庾信生命轨迹的真实写照.以蕴含悲剧色彩的"枯树"意象表达主观感受,亦是庾信后期融合南北方文学风尚,形成"以悲为美"创作主张的具体实践.
文献关键词:
庾信;诗文;枯树;意象;审美主张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岳赟赟
作者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 人文学院,北京 10002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岳赟赟-.从"树"到"枯树":庾信诗文意象的生成机制及审美转向)[J].济宁学院学报,2022(02):8-14
A类:
屈节,世事难料
B类:
枯树,庾信,文意,生成机制,审美转向,梁王,王朝,覆亡,文风,南朝,绮丽,北后,苍凉,老成,诗文创作,信笔,笔下,生机与活力,生命状态,亲历,社会动乱,朝代,更迭,体悟,无常,投射,文学作品,描写,枝繁叶茂,摇落,真实写照,含悲,悲剧,意象表达,主观感受,南北方,学风,风尚,以悲为美,审美主张
AB值:
0.49870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