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唐宋城市转型进程中城市声音景观的文学书写
文献摘要:
在唐宋城市转型进程中,城市声音景观的文学书写也随之发生了系列的变化:喧闹"市声"的日常化、"官街鼓"权威的式微、寺观清音的世俗化、娱乐化.这种变化从一个独特的层面呈现出时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风俗、文人心态等方面的嬗变,同时也映现出城市转型的诸多内涵.在城市声音意象中,"市声"作为城市生命脉动只有在唐宋城市转型中,时间、空间严格管控松懈后才有可能得到充分释放."官街鼓"是城市管理体系中的典型声音意象,与夜禁制度紧密结合,坊市制打破后,逐渐失去了对城市居民的约束与震慑力,虽呼为街鼓,已是流于形式.寺观清音作为城市声音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再限于晨钟暮鼓的清寂而变得喧闹欢腾起来,买卖人的吆喝声、人群的嘈杂声、寺观俗讲的喧腾声、杂技百戏表演的喝彩声打破了寺观肃穆庄严的宗教氛围,其世俗色彩、娱乐功能渐趋强化.唐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社会需求对城市集权管理的突破,使得城市空间、时间管理从封闭相对走向开放.
文献关键词:
唐宋文学;城市转型;声音景观;世俗化
作者姓名:
蔡燕
作者机构:
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云南曲靖65501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蔡燕-.唐宋城市转型进程中城市声音景观的文学书写)[J].中原文化研究,2022(06):101-107
A类:
喧腾声
B类:
城市转型,转型进程,中城,城市声音,声音景观,文学书写,喧闹,日常化,式微,寺观,清音,世俗化,娱乐化,面呈,文化风俗,文人心态,映现,出城,声音意象,城市生命,命脉,脉动,松懈,城市管理,夜禁,禁制,市制,城市居民,震慑力,已是,流于形式,晨钟暮鼓,清寂,欢腾,腾起,买卖人,吆喝声,嘈杂声,俗讲,杂技,百戏,喝彩声,肃穆,庄严,娱乐功能,唐宋时期,商品经济,市民社会,社会需求,市集,集权,城市空间,时间管理,唐宋文学
AB值:
0.4111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