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四川高山及丘陵地区紫山药种植推广试验
文献摘要:
[目的]用有机及无公害2种种植模式,扩大试验区域及种植面积,研究紫山药在四川高山及丘陵地区种植的适应性、产量、外观形状、品质、口感等变化,进一步论证其推广价值.[方法]分别选择四川境内高山及丘陵坡地、平坝地区进行大田及林下有机及无公害种植,各种植单位按照统一技术规范操作,统计其产量、外观品质变化,品尝不同土壤、水肥条件下,不同种植模式出产的紫山药的口感并进行归纳描述.[结果]高山坡地未成林及半成林下无公害种植产量可达1500kg/667m2,丘陵坡地半成林下有机种植产量可达800kg/667m2;已成林下有机种植试验产量低下;丘区种植的紫山药分叉多,多呈脚板状,质地硬实,组织致密,水分少,口感绵韧;高山坡地种植的紫山药分叉少,多呈长圆柱形,质地松脆,组织疏松,水分多,口感爽脆;不同土质及种植模式对紫山药产量、外形、口感均有影响,改变种植模式及种植地区后上述特征又可相互转化.土壤肥沃疏松的高山坡地种植的紫山药与原产地在产量、外形、口感等方面一致,丘区贫瘠板结的坡地种植的紫山药外形更接近野生紫山药,产量也明显降低.[结论]四川高山及丘区坡地适宜种植紫山药.在引入食品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解决好市场营销的基础上,可加大推广力度.
文献关键词:
紫山药;立体种养;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林药相宜性;养殖密度;轮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吴志广;田和炳;闫智勇;马超英
作者机构: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农业农村局,四川 德阳 618000;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中医院,四川 德阳 618000;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中药研究所,成都 61175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志广;田和炳;闫智勇;马超英-.四川高山及丘陵地区紫山药种植推广试验)[J].四川农业科技,2022(01):20-23
A类:
高山坡地,林药相宜性
B类:
丘陵地区,紫山药,扩大试验,试验区,种植面积,平坝,大田,林下,无公害种植,技术规范,规范操作,外观品质,品质变化,品尝,不同土壤,水肥,不同种植模式,出产,成林,半成,1500kg,667m2,有机种植,800kg,种植试验,丘区,分叉,脚板,板状,硬实,组织致密,长圆,圆柱形,松脆,爽脆,不同土质,变种,种植地,相互转化,肥沃,原产地,贫瘠,板结,食品加工企业,市场营销,立体种养,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养殖密度,轮牧
AB值:
0.30750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