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降水量对荒漠草原凋落物—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
文献摘要:
以2014年在宁夏荒漠草原设置的野外降水量控制试验(减少50%、减少30%、自然、增加30%、增加50%)为研究平台,采用为期480d的原位分解袋法,研究不同降水量处理下凋落物分解特征(碳、氮、磷释放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以及二者的关系.结果表明:480d的分解过程中,各处理下凋落物碳释放速率较为平缓,氮和磷先快速释放后缓慢释放(前60d释放最快),因而碳氮比和碳磷比先快速降低后趋于稳定.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未呈现出明显的时间变化规律;与自然降水量相比,减少和增加30%降水量对凋落物分解和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影响较小,但增加50%降水量显著降低了凋落物全氮和全磷浓度,提高了凋落物碳氮比和碳磷比,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和碳磷比(P<0.05);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凋落物氮释放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全磷含量和碳氮比与凋落物氮、磷释放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氮磷比与凋落物氮、磷释放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果表明,小幅度的降水量变化对凋落物元素释放过程影响较小,降水量的大幅度增加会促进凋落物氮和磷释放,从而有助于提高土壤有机碳积累和磷供给,缓解土壤磷限制.
文献关键词:
降水格局改变;荒漠草原;凋落物分解;凋落物元素释放;土壤养分归还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许艺馨;康扬眉;韩翠;余海龙;黄菊莹
作者机构:
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宁夏 银川 750021;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夏 银川 750021;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许艺馨;康扬眉;韩翠;余海龙;黄菊莹-.降水量对荒漠草原凋落物—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J].中国草地学报,2022(04):21-31
A类:
480d,凋落物元素释放,土壤养分归还
B类:
荒漠草原,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夏荒,研究平台,原位分解,凋落物分解,分解特征,磷释放,分解过程,各处,碳释放,释放速率,快速释放,60d,碳氮比,碳磷比,速降,时间变化规律,自然降水,磷浓度,全氮含量,土壤有机碳含量,氮释放,释放量,土壤全磷,全磷含量,土壤氮,氮磷比,小幅度,降水量变化,放过,有机碳积累,土壤磷,磷限制,降水格局改变
AB值:
0.20339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