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发病机制研究
文献摘要: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主要是由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引起的急性自限性传染病.典型临床三联征为发热、咽峡炎和淋巴结肿大,可合并肝脾肿大,外周淋巴细胞及异型淋巴细胞增高,病程常呈自限性,全球约有90%的成年人具有EB病毒感染情况,但是很多人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大约10%的EB病毒感染患者在原发感染之后延迟到青春期,最后发展成IM.IM是由EB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而且与机体免疫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IM患者在感染EB病毒之后,会以患者B淋巴细胞为主要潜伏感染场所和靶细胞,利用裂解性感染与潜伏性感染转换实现对宿主终身潜伏感染.因为感染患者临床症状不一,体征缺乏特异性,所以为诊断带来一定困难,因此本文主要研究IM的发病机制,希望能够为日后IM的治疗与诊断提供参考.
文献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EB病毒;发病机制;研究
作者姓名:
李巧
作者机构:
300041 天津和平新世纪妇儿医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发病机制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22(02):154-156
A类:
B类: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mononucleosis,IM,Epstein,Barr,virus,EBV,自限性,三联,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外周淋巴细胞,异型淋巴细胞,感染情况,感染患者,迟到,青春期,急性感染,感染性疾病,比较复杂,机体免疫,免疫系统,潜伏感染,靶细胞,潜伏性,宿主,断带
AB值:
0.2763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