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构建21世纪马克思主义论纲——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何以可能?
文献摘要:
随着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心历史性地转移到当代中国,中国理论界提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论断,这也是一个具有标识性且正在生成的重大命题.不同于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概念,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与资本主义历史性变化和社会主义运动中心历史性转移密切相关的概念,是中国理论走向世界和未来的标识性符号,是引领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总体性概念.从学术视域探究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性问题,聚焦回答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何以可能,以求初步构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雏形或总体框架在当前尤为重要.这一基本雏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基础与核心,以当代中国发展逻辑和世界发展逻辑为支撑,从实践基础、时代特征、时代课题、根本问题(研究对象)、基本内涵和能力支撑等方面展开.当然,这种基本雏形或总体框架还需要随着实践和认识的深化进一步完善.
文献关键词:
21世纪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何以可能;总体框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韩庆祥
作者机构: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韩庆祥-.构建21世纪马克思主义论纲——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何以可能?)[J].江海学刊,2022(02):5-13
A类:
B类:
世纪马克思主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国理论,理论界,重大论断,大命,走向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总体性,雏形,总体框架,中国发展,发展逻辑,世界发展,实践基础,时代特征,时代课题,根本问题,基本内涵,着实
AB值:
0.19951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