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四川省中学生非医疗目的使用精神活性药物调查
文献摘要:
目的 了解四川省中学生非医疗目的使用精神活性药物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全省21个市(州)60 27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学生中7 008名(11.63%)有非医疗目的使用精神活性药物的情况,其中高中生占比最高(13.98%);使用频率排前3位的精神活性药物分别是止咳药水、镇静催眠药和可卡因.职高(OR=1.34,95%CI:1.22~1.48)、吸烟(OR=1.26,95%CI:1.16~1.36)、饮酒(OR=1.81,95%CI:1.72~1.92)以及抑郁情绪(OR=1.47,95%CI:1.39~1.55)是中学生非医疗目的使用精神活性药物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城市(OR=0.94,95%CI=0.90~1.00)、接受过艾滋病预防教育(OR=0.66,95%CI:0.58~0.84)是保护性因素(P值均<0.05).结论 四川省中学生中存在不同程度非医疗目的使用精神活性药物现象,加强宣传教育可以减少该现象的发生.
文献关键词:
精神活性药物;非医疗目的;学生;影响因素
作者姓名:
阮仕娟;师春立;李阳;陈剑宇
作者机构: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成都61004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阮仕娟;师春立;李阳;陈剑宇-.四川省中学生非医疗目的使用精神活性药物调查)[J].江苏预防医学,2022(03):249-251
A类:
B类:
中学生,非医疗目的,精神活性药物,物情,整群抽样,高中生,使用频率,止咳药,药水,镇静催眠,催眠药,可卡因,职高,饮酒,抑郁情绪,受过,艾滋病预防,预防教育,保护性因素,宣传教育
AB值:
0.22541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