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的思考
文献摘要:
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曾说:"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复兴,都是从总结自己的遗产开始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记录着我们的光辉过去,承载着我们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也能与城市建设融合发展,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和文化品位,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存量优化式的城市建设模式,可发掘现存环境的人文、历史、景观、自然等资源的活力,以此构建更具个性化和城市特色的空间,促进城市可持续更新与再生.从故宫博物院到厦门鼓浪屿、从福州三坊七巷到广州永庆坊,做好城市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老街巷"变为"新地标",成为人们领略城市文化魅力的一扇窗口.这样的城市,才生机勃勃;这样的生活,才充满馨香.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纲;肖瀚
作者机构: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筑设计分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纲;肖瀚-.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的思考)[J].中国勘察设计,2022(10):78-81
A类:
B类:
历史建筑活化,活化利用,建筑学家,吴良镛,文化复兴,历史文化遗产,光辉,自豪感,城市空间,空间品质,文化品位,存量优化,建设模式,城市特色,城市可持续,可持续更新,故宫博物院,鼓浪屿,福州,三坊七巷,永庆坊,城市历史建筑,相得益彰,老街,街巷,新地标,领略,城市文化,文化魅力,一扇,生机勃勃,馨香
AB值:
0.48527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