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清华名城保护四十年——历史城市保护思想的形成与坚守初心的矢志探索
文献摘要:
清华大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城市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学术科研传统与长期实践探索,以梁思成、吴良镛、朱自煊为先驱的一代代学者们薪火相传,探索并不断发展的历史城市保护学术思想,为我国历史城市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重点关注了梁思成先生的中国建筑研究和"北京古城整体保护思想",以及由此奠定的清华大学建筑学科学术传统;吴良镛先生和朱自煊先生的"积极保护和整体保护"思想,以及朱自煊先生在黄山屯溪老街和北京什刹海保护研究实践中,对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相关理念和技术方法建立做出的贡献.结合3个重要阶段的名城40年发展历程,论文梳理了包括学院和规划院在内的清华历代学人和保护规划工作者,在历史城市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工作历程和重大成绩,展示了清华人在这一领域坚守初心的矢志探索,以及其中蕴含的对历史文化和中华文明的热爱.
文献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城市保护;整体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梁思成;吴良镛;朱自煊
作者姓名:
钟舸;霍晓卫
作者机构:
清华大学;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钟舸;霍晓卫-.清华名城保护四十年——历史城市保护思想的形成与坚守初心的矢志探索)[J].世界建筑,2022(12):9-15
A类:
朱自煊
B类:
名城保护,四十年,历史城市保护,保护思想,矢志,学具,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科,长期实践,梁思成,吴良镛,先驱,一代代,薪火相传,学术思想,中国建筑,建筑研究,古城,整体保护,建筑学科,学科学术,学术传统,极保护,黄山,屯溪老街,北京什刹海,保护研究,研究实践,我国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院,保护规划,规划工作,中华文明,历史文化名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AB值:
0.2717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