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自然禀赋与地区发展:兼论南北经济差距扩大现象
文献摘要:
针对2012年以来南北经济差距扩大现象,利用经济重心、人口重心等分析中国地区发展演进特征,论证在一国内部,由于政策的可推广性、知识的强溢出性、要素的高流动性,自然禀赋对地区发展具有相对重要性,分析并检验地理区位、气候条件、自然资源、地形地貌4类自然禀赋对城市GDP、人均GDP、人口规模的增长效应.研究发现:沿海虚拟变量和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对地区发展总体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以1月平均最低气温衡量的气候舒适度能够显著影响城市GDP增长和人口增长;矿产资源的增长效应与发展阶段相关,"资源诅咒"在经济转型期凸显;地形起伏度与集聚水平显著相关;沿海虚拟变量、1月平均最低气温、"资源诅咒"的阶段特征能够很好解释南北经济差距扩大现象;地区发展呈现集聚式均衡发展特征,即总量分异、人均收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阶段,推进区域协调发展重点需要立足自然禀赋促进分工和专业化、深化改革促进要素流动和资源统筹、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文献关键词:
自然禀赋;地区发展;南北差距;经济重心;人口重心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苏红键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73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苏红键-.自然禀赋与地区发展:兼论南北经济差距扩大现象)[J].中国软科学,2022(10):61-71
A类:
B类:
自然禀赋,地区发展,南北经济差距,经济重心,人口重心,中国地区,发展演进,演进特征,国内部,推广性,高流动性,相对重要性,地理区位,气候条件,地形地貌,人口规模,增长效应,虚拟变量,交通区位,区位条件,最低气温,气候舒适度,人口增长,矿产资源,资源诅咒,经济转型期,地形起伏度,集聚水平,阶段特征,集聚式,发展特征,构建新发展格局,区域协调发展,发展重点,要素流动,资源统筹,优化营商环境,发市,市场主体发展,发展活力,南北差距
AB值:
0.34906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