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非对称创新理论的中国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实现路径
文献摘要:
创新驱动战略下绿色技术创新是缓解经济-环境矛盾的重要手段,文章基于"非对称创新"理论构建的市场-制度-技术三维框架,将其解构为市场化进程、环境规制、政府资助、R&D经费投入和R&D人员投入五个细分指标,使用定性比较分析(QCA)和必要条件分析(NCA)相结合的方法,从组态视角对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区域差异、关键驱动因素和实现路径展开研究.研究表明:①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分布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和集聚辐射效应,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自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北部沿海、长江中游、西南、黄河中游、东北、大西北综合经济区依次递减,东部、南部和北部沿海地区集聚辐射效应更为显著.②NCA方法表明市场化进程、环境规制、政府资助、R&D经费投入和R&D人员投入均是实现20%及以上水平绿色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不充分),其中R&D经费投入、市场化进程和R&D人员投入必要性更为显著.QCA必要条件分析显示,R&D经费投入是实现绿色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不存在非绿色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QCA必要条件分析结果集是NCA结果的子集,两种方法结论互补互证.③QCA组态分析显示,实现高水平绿色技术创新的路径有两条,分别是技术投入主导下市场驱动型和技术投入主导下自主开放型路径;导致非高水平绿色技术创新的路径有两条,分别是多因素匮乏型和市场局限下资源诅咒型路径.文章丰富了技术创新理论,凸显了非对称创新的中国情境,为中国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找动力、补短板、发现可实现路径提供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文献关键词:
非对称创新;绿色技术创新;定性比较分析(QCA);必要条件分析(NCA);实现路径
作者姓名:
朱瑾;许智颖;刘文政
作者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山东济南250358;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引用格式:
[1]朱瑾;许智颖;刘文政-.基于非对称创新理论的中国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实现路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02):128-139
A类:
非对称创新
B类:
创新理论,中国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创新实现路径,创新驱动战略,理论构建,三维框架,市场化进程,环境规制,政府资助,经费投入,人员投入,分指,定性比较分析,QCA,必要条件分析,NCA,组态视角,关键驱动因素,技术创新水平,区域差异性,辐射效应,东部沿海,南部沿海,长江中游,黄河中游,大西北,综合经济区,沿海地区,上水,非绿色技术,子集,互补互证,组态分析,技术投入,入主,下市,市场驱动,下自,自主开放,开放型,资源诅咒,中国情境,补短板
AB值:
0.28564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