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嘉绒锅庄的类别、特征与文化解读
文献摘要:
"嘉绒",即"嘉莫绒察瓦"的简称."嘉绒"二字的汉语称谓最早出现在民国时期,由庄学本首次提出,后被学术界广泛认可并使用.关于"嘉绒"的起源,学术界众说纷纭.学者雀丹归纳了"嘉绒"起源的七种说法:一说是靠近汉区的农人;二说是在东方河谷地带的汉人;三说是汉人的藏语音称;四说是隋唐时期"西山八国"之"嘉良夷"部落的后裔;五说是古时"冉駹"部落的错误音译;六说是吐蕃时代的"嘉尔木·察瓦绒"蕃地的简称;七说是因其墨尔多神山全称为"嘉莫·墨尔多",将其山名音译为"嘉莫绒"或"嘉尔木绒巴","嘉绒"即是简称[1].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嘉绒"一词,兼具地理与人文的双重意义:作为自然地域的概念,"嘉绒"是指讲嘉绒语的藏族聚居地,即川西北高原大渡河上游,以墨尔多神山为核心的一片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地区[2],包括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金川县、小金县、理县、黑水县以及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等地;作为具有人文意义的族群名称,"嘉绒"是指生活在川西北高原大渡河流域及岷江上游西岸流域一带的嘉绒藏族人.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林梓乔;朱婷
作者机构: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林梓乔;朱婷-.嘉绒锅庄的类别、特征与文化解读)[J].民族音乐,2022(06):4-8
A类:
嘉绒锅庄,嘉良
B类:
文化解读,称谓,民国时期,庄学本,众说纷纭,七种,说法,农人,河谷地带,汉人,藏语,隋唐时期,西山,八国,部落,后裔,古时,冉駹,音译,吐蕃时代,尔多,神山,全称,山名,译为,即是,聚居地,川西北高原,原大,大渡河上游,一片,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金川县,小金县,理县,黑水县,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文意,族群,大渡河流域,岷江上游,西岸,嘉绒藏族,藏族人
AB值:
0.40111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