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艳锦竹芋叶枯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文献摘要:
[目的]明确在福建省武夷山市艳锦竹芋上发现的叶枯病病原菌,以期为该病害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5月采集武夷学院园艺大棚内患叶枯病的艳锦竹芋(Stromanthe sanguinea'Triostar')叶片,用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分离纯化病原菌,进行柯赫氏法则验证,通过形态学鉴定和ITS序列分析,明确其分类地位.[结果]从病叶中分离得到的菌株YJ-1具有致病性,回接至艳锦竹芋所表现的症状与田间发病症状一致.菌株YJ-1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呈蛛网状白色圆形,有芳香气味;大分生孢子纺锤形,小分生孢子卵圆形,有隔膜;菌株YJ-1的ITS序列与NCBI核酸数据库中芬芳镰孢菌(Fusari-um redolens,登录号MT563395.1)的相似性为99.82%,且在系统发育树上聚在一起.[结论]引发武夷山市艳锦竹芋叶枯病病原菌鉴定为芬芳镰孢菌,为国内首次报道芬芳镰孢菌引起的艳锦竹芋叶枯病.
文献关键词:
艳锦竹芋;叶枯病;芬芳镰孢菌;形态学观察;ITS序列
作者姓名:
张徐玥;宋蕴哲;李悦悦;聂传朋;李焰焰;蔡普默
作者机构:
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福建 武夷山3543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徐玥;宋蕴哲;李悦悦;聂传朋;李焰焰;蔡普默-.艳锦竹芋叶枯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J].亚热带农业研究,2022(04):274-278
A类:
艳锦竹芋,Stromanthe,Triostar,芬芳镰孢菌,MT563395
B类:
叶枯病,分离与鉴定,武夷山市,园艺,大棚,棚内,内患,sanguinea,微生物培养,培养方法,分离纯化,柯赫氏法则,形态学鉴定,ITS,序列分析,分类地位,YJ,有致,致病性,回接,田间,发病症状,PDA,菌落,蛛网状,芳香气味,分生孢子,纺锤形,卵圆形,隔膜,NCBI,Fusari,um,redolens,登录号,系统发育树,树上,聚在一起,病原菌鉴定,首次报道,形态学观察
AB值:
0.30506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