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工艺参数对铝合金摩擦挤压增材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文献摘要:
采用6061-T651铝合金圆棒进行摩擦挤压增材制造(friction extrusion additive manufacturing,FEAM)工艺实验研究,探讨和分析不同主轴转速对单道双层增材试样的增材成形、组织特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给定横向移动速度300 mm/min,采用主轴转速为600 r/min和800 r/min均能获得完全致密无任何内部缺陷、厚度分别为2 mm和4 mm的单道双层增材试样,增材整体由细小等轴晶粒组成,增材层间实现冶金连接;800 r/min下工具轴肩的摩擦挤压作用降低,增材层间结合界面呈平直状,塑化金属流动不充分,沉积层宽度较窄、表面成形更粗糙;600 r/min下结合界面经历的塑性变形和热循环更为显著,晶粒细化至6.0μm,但增材界面区软化程度较严重,硬度仅为增材棒料母材的52.7%~56.2%,而800 r/min下界面区的硬度能够达到母材的56.0%~61.3%;在600 r/min和800 r/min下,增材试样均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抗拉强度分别达到增材棒料母材6061-T651的66%和70%,而断后伸长率明显较高,分别为母材的212%和169%;与目前其他增材工艺力学性能比较均具有明显的优势.
文献关键词:
摩擦挤压增材制造;6061-T651铝合金;连接界面;微观组织;力学性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唐文珅;杨新岐;田超博;徐永生
作者机构:
天津大学 天津市现代连接技术重点实验室, 天津 30035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唐文珅;杨新岐;田超博;徐永生-.工艺参数对铝合金摩擦挤压增材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航空材料学报,2022(01):59-67
A类:
摩擦挤压增材制造,FEAM
B类:
铝合金,组织及性能,T651,圆棒,friction,extrusion,additive,manufacturing,工艺实验,探讨和分析,主轴转速,单道,组织特征,移动速度,无任,内部缺陷,细小,等轴晶粒,粒组,冶金连接,层间结合,结合界面,面呈,平直,塑化,金属流动,沉积层,较窄,表面成形,塑性变形,热循环,晶粒细化,界面区,软化,棒料,母材,下界,综合力,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增材工艺,性能比较,连接界面,微观组织
AB值:
0.41007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