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316奥氏体不锈钢高频感应焊接技术及缺陷形成机理
文献摘要:
采用高频感应焊接技术对壁厚0.3 mm的316奥氏体不锈钢进行焊接试验,研究焊接工艺对焊缝宏观形貌、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讨论了焊接缺陷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开口角较小时,毛刺以椭球状驼峰缺陷成形,随着开口角的增加驼峰缺陷呈减少趋势;焊接点有水渍聚集时,易出现焊接飞溅.当热输入为16.5 kJ/m、焊接速度为80 m/min、开口角为6°、钢带边缘保持干燥和洁净时,可获得无缺陷连续毛刺形貌.焊缝组织为奥氏体+δ-铁素体,焊缝区平均硬度值达到289HV,接头平均抗拉强度约为920 MPa,高于母材抗拉强度(760 MPa).焊缝强度高的原因是挤压辊的压力将脆性杂质从焊缝中挤出,提高了晶粒间的结合能力,且焊缝成形好,焊缝区晶粒组织细小,奥氏体晶界析出大量阻碍位错运动的δ-铁素体.本工作提出了一种熔融金属流动模型分析其驼峰缺陷形成机理,即:焊接时开口角小,熔融金属内部的平衡状态短时间内随着熔融金属的聚集长大而被破坏,驼峰形成;开口角增大到合适角度时,焊接状态保持稳定,最终连续毛刺形成.
文献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高频感应焊接;微观组织;焊接缺陷;形成机理
作者姓名:
王超;陈琪;肖述广;董仕节;谢志雄;罗平;解剑英
作者机构:
湖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武汉430068;武汉市博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武汉43005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超;陈琪;肖述广;董仕节;谢志雄;罗平;解剑英-.316奥氏体不锈钢高频感应焊接技术及缺陷形成机理)[J].材料导报,2022(19):157-161
A类:
高频感应焊接,289HV
B类: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技术,缺陷形成机理,壁厚,焊接试验,焊接工艺,对焊,宏观形貌,接头组织,焊接缺陷,口角,毛刺,椭球,球状,驼峰缺陷,焊接点,水渍,焊接飞溅,热输入,kJ,焊接速度,钢带,边缘保持,保持干燥,洁净,无缺,焊缝组织,铁素体,焊缝区,硬度值,抗拉强度,母材,焊缝强度,强度高,压辊,脆性,挤出,结合能,焊缝成形,晶粒组织,细小,体晶,晶界,位错,熔融金属,金属流动,流动模型,接时,平衡状态,长大,焊接状态,微观组织
AB值:
0.35663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