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ERGM模型的城际人口流动研究
文献摘要:
本文利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中国城市间人口流动的空间结构特征.从流向上来看,人口流入分布更为集中,人口流出的分布则相对"多极化".其次,人口流动网络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和群体性特点,一方面,流动空间格局的经度分割效应明显弱于纬度分割效应;另一方面,人口倾向于较短距离的省内流动,流动规模随着省级行政区域之间距离的增加而降低.进一步分析人口流动网络形成机制,研究发现,样本城市间互惠关系普遍存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第三产业占比、人口密度、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以及空气质量均会促进人口流动;地理空间网络对人口流动的影响逐渐式微.因此,为了促使人口自由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政府既要顺应市场经济力量形成的人口空间分布和城市体系格局,也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优质的城市公共服务等引导人口合理流动.
文献关键词:
人口流动;网络;结构;指数随机图模型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群勇;张乃丹
作者机构:
南开大学 经济学院,天津 30007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统计学院,成都 61010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群勇;张乃丹-.基于ERGM模型的城际人口流动研究)[J].商业研究,2022(03):142-152
A类:
B类:
ERGM,城际,流动人口,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特征,人口流入,人口流出,多极化,人口流动网络,地域分布,群体性,流动空间,空间格局,经度,纬度,短距离,内流,行政区域,网络形成,本城,互惠关系,城市经济发展,第三产业,人口密度,城市公共服务,公共服务水平,空气质量,地理空间,空间网络,式微,自由流动,应市,经济力量,人口空间分布,城市体系,引导人,合理流动,指数随机图模型
AB值:
0.43357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