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盘龙区建设用地潜在适宜性评价
文献摘要:
基于对建设用地潜在适宜性评价研究的目的,采用元胞自动机(ANN-CA)预测得到未来土地利用区划指标,并量化自然因素和社会驱动两个指标构建建设用地潜在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方法.通过对比昆明市盘龙区城市用地扩张背景下的2030年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与现状评价结果,再分别叠加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验证结果的合理性.最终得出如下结论:①潜在适宜性评价得到的适宜开发用地、较适宜开发用地面积均有所增加(分别由27.50 km2、48.92 km2增加到36.95 km2、50.71 km2);②基本适宜开发用地面积有所下降(由19.85 km2降低到9.17 km2);③较不适宜开发用地和不适宜开发用面积则基本保持不变.
文献关键词:
潜在适宜性评价;建设用地;元胞自动机;盘龙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刘飞;林伊琳;赵俊三;李梁森;单昌菊
作者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 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3;昆明理工大学 智慧矿山地理空间信息集成创新重点实验室,云南 昆明 650093;云南建投机械制造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17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刘飞;林伊琳;赵俊三;李梁森;单昌菊-.盘龙区建设用地潜在适宜性评价)[J].城市勘测,2022(03):6-11
A类:
潜在适宜性评价
B类:
盘龙区,建设用地,元胞自动机,ANN,CA,区划指标,自然因素,社会驱动,指标构建,适宜性评价体系,昆明市,城市用地,用地扩张,用地适宜性评价,现状评价,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开发用地,km2
AB值:
0.24341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