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乡村振兴背景下地质文化村建设初探——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东胡林村为例
文献摘要:
地质文化村(镇)是指依托地质资源禀赋,通过深度挖掘地质科学和文化,将其与乡村、乡镇建设相融合,发展特色产业和经济,提升乡村、乡镇生活品质和文化内涵,形成的宜居宜业的特色村(镇),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地质工作转型升级的创新模式.北京市门头沟区东胡林村地质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具有东胡林人遗址等重要文化资源.以该村开展的地质文化村建设工作为例,概述选址原则、资源调查和综合评价、总体策划设计、产品开发和产业发展、建设实施与宣传推广等建设步骤.深入挖掘地质与人文资源内涵并进行综合评价,确定了"地质+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划分为"一廊、两带、三线、四区"的总体功能布局,策划建设科普解说系统,推动乡村建设与多元产业发展.总结了地质文化村对于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战略方针的重要意义,提出立体化建设思维,探讨地质文化村的建设思路、建设内容等.
文献关键词:
乡村振兴;地质遗迹;资源调查;地质文化村;产业发展;村镇规划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吴家悦;徐尚智;郝春燕;宋庆伟;杨艳;贺瑾瑞
作者机构:
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研究所, 北京 100120;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北京 100081;北京市地质环境监测所, 北京 10019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家悦;徐尚智;郝春燕;宋庆伟;杨艳;贺瑾瑞-.乡村振兴背景下地质文化村建设初探——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东胡林村为例)[J].上海国土资源,2022(03):30-36,48
A类:
地质资源禀赋,科普解说
B类:
地质文化村,门头沟区,东胡林,深度挖掘,地质科学,乡镇建设,发展特色,特色产业,乡镇生活,生活品质,宜居宜业,地质工作,工作转型升级,创新模式,生态环境优美,遗址,该村,选址原则,资源调查,总体策划,产品开发,建设实施,宣传推广,建设步骤,人文资源,生态旅游,两带,三线,四区,功能布局,解说系统,多元产业,战略方针,建设思路,建设内容,地质遗迹,村镇规划
AB值:
0.31049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