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在中重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文献摘要:
目的 评价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IVC)在中重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合并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中重型NPDR合并白内障患者42例,同一患者的双眼按不同方法进行处理,将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纳入P+I组(42眼),将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即刻行IVC治疗的纳入P+I+IVC组(42眼).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 d、术后1周及术后1、3、6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黄斑中心凹下视网膜厚度(SFRT);术前及术后1、3、6个月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黄斑区血管密度(VD),虹膜新生血管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 d、1周及术后1、3、6个月,两组的LogMAR BCVA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术后1 d、1周,P+I+IVC组的LogMAR BCVA优于P+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P+I+IVC组的眼压显著高于P+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1周、1个月,P+I+IVC组的SFRT均显著小于术前,P+I组均显著大于术前,且P+I+IVC组显著小于P+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P+I组的黄斑区VD显著低于术前及P+I+IV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I+IVC组的虹膜新生血管发生率显著低于P+I组,球结膜下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P+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内障手术中联合IVC应用于中重型NPDR合并白内障患者中的疗效较好,可降低和延缓白内障术后视网膜及新生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文献关键词:
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手术;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最佳矫正视力;血管密度
作者姓名:
伊恩晖;杜兆江;杨格强;肖潇;贺金刚;王晟宇
作者机构:
西安市中心医院眼科,陕西 西安,710003
引用格式:
[1]伊恩晖;杜兆江;杨格强;肖潇;贺金刚;王晟宇-.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在中重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12):17-21
A类:
P+I,P+I+IVC,SFRT
B类: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中重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手术,手术患者,NPDR,我院,白内障患者,双眼,不同方法,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即刻,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黄斑中心凹,凹下,视网膜厚度,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黄斑区,血管密度,VD,虹膜,新生血管,管及,并发症发生情况,LogMAR,血管发生,球结膜,下出,手术中,中联,白内障术后,后视,血管并发症
AB值:
0.16084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