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1990-2015年三峡库区重庆段水田时空分布及演变特征
文献摘要:
[目的]水田作为三峡库区重要的耕地类型与湿地景观,对保障该区的粮食和生态安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分析水田的时空分布及演变特征,为农业结构调整、水田经营政策的制定以及保障库区生态系统的安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文章基于三峡库区重庆段1990年、2005年、2015年土地利用图像,利用ArcGIS和FRAGSTATS软件,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核密度估计以及景观指数模型等方法,分析三峡库区重庆段在不同时段水田的时空分布与演变特征.[结果]2015年三峡库区重庆段水田面积为5267.94 km2,占耕地总面积的26.70%,平均坡度为11.87°,其中丘陵地区水田面积分最大,不同区县间水田面积差异显著.(2)近25年草地、建设用地和水田间发生显著转移,1990—2005年水田主要转向旱地,2005—2015年水田主要转向建设用地,且转出面积大于转入面积,水田的总面积持续减少.(3)近25年来三峡库区重庆段水田面积的核密度分布呈现"西密东疏""南密北疏"的分布格局.1990年水田分布的聚集区表现为江津和长寿2个核心分布带;2005—2015年江津的核密度值由高密度区转变为低密度区,水田分布的聚集区仅剩长寿核心分布带.(4)在7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水田的景观优势度居于中间位置,随着水田面积不断减少,水田景观的破碎化进一步扩大.[结论]从粮食安全和生态保护的角度出发,未来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必须稳定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水田面积,充分发挥水田的生产和生态功能.
文献关键词:
水田;时空分布;演变特征;核密度估计;三峡库区;重庆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罗晓虹;王蓥燕;王舒;郑杰炳;王丹;王子芳;高明
作者机构: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 400715;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重庆 40004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罗晓虹;王蓥燕;王舒;郑杰炳;王丹;王子芳;高明-.1990-2015年三峡库区重庆段水田时空分布及演变特征)[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2(01):71-80
A类:
FRAGSTATS
B类:
三峡库区,水田,演变特征,田作,地类,湿地景观,生态安全,农业结构调整,ArcGIS,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核密度估计,景观指数,指数模型,不同时段,田面,km2,总面积,平均坡度,丘陵地区,区县,面积差,草地,建设用地,田间,田主,旱地,转出,出面,转入,密度分布,分布格局,田分,聚集区,江津,长寿,布带,仅剩,土地利用类型,优势度,居于,破碎化,未来产业,产业结构调整,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功能
AB值:
0.278268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