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数字技术与服务业"成本病"的克服
文献摘要:
服务业"成本病"问题在鲍默尔提出后受到广泛的关注.之所以服务业是"停滞部门"而制造业是"进步部门",是由于服务业的技术经济特征使其难以用机器替代劳动、技术密集度低、缺乏规模经济,从而造成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明显滞后于制造业.近年来,颠覆性数字技术创新的不断涌现、日益成熟与广泛应用,不但带动了服务业中的数字经济部门快速发展,而且推动了服务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亦深刻改变了服务业的性质,通过结构效应、赋能效应、规模经济三种路径提升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并逐步扭转服务业"停滞部门"的状态.未来服务业"成本病"是否能够被克服,取决于数字技术影响下的服务业与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速的相对变化.基于此,笔者认为,需要抓住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提高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推动整个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文献关键词:
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服务业"成本病";劳动生产率;规模经济
作者姓名:
李晓华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 工业经济研究所, 北京 100006;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应用经济学院, 北京 10248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晓华-.数字技术与服务业"成本病"的克服)[J].财经问题研究,2022(11):16-26
A类:
B类:
成本病,默尔,停滞,技术经济,经济特征,代劳,技术密集度,规模经济,增长速度,颠覆性,数字技术创新,数字经济部门,智能化转型,结构效应,赋能效应,路径提升,提升服务,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技术影响
AB值:
0.2792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