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明代客家发展的新特点:客家宗族社会与崇文重教风气的形成
文献摘要:
客家民系初步形成于南宋中后期,至元代大量畲民汉化,分布范围扩大,但那时客家尚未在主观意识上主动与以中原文化为代表的汉文化相联系,也尚未在主观意识上与畲民及其他民系、其他族群相区分.明代客家宗族社会与崇文重教风气形成,客家人把祖根定在中原,以中原移民后裔自居;把自己生活区域打造为"邹鲁之乡",以中原文化的传人自居,对于汉民族与汉文化表现出极大的向心力,从而形成了主动认同汉民族和汉文化的集体认同意识,在完全意义上成为汉民族的一个支系——客家民系.这是明代客家进一步发展的新特点,即客家民系在文化内涵上有了质的飞跃发展与深化.
文献关键词:
客家;自我认同;集体意识;宗族社会;崇文重教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谢重光
作者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谢重光-.明代客家发展的新特点:客家宗族社会与崇文重教风气的形成)[J].地方文化研究,2022(02):65-70
A类:
集体认同意识
B类:
新特点,客家宗族,宗族社会,崇文重教,教风,风气,南宋,元代,畲民,汉化,分布范围,那时,未在,主观意识,中原文化,汉文化,相联,族群,客家人,移民,后裔,自居,生活区,之乡,传人,汉民族,文化表现,向心力,上成,一个支,支系,飞跃发展,自我认同,集体意识
AB值:
0.35441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