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药天麻钩藤饮加减配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在颈性眩晕患者中采取中药天麻钩藤饮加减配合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甘肃省小陇山林业中心医院收治的颈性眩晕患者中抽选7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38例,接受中药天麻钩藤饮加减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38例,接受中药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评分、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评分,治疗前后椎动脉(VA)(L)、VA(R)、基底动脉(BA)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8.9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颈性眩晕症状评分、NP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颈性眩晕症状评分为(22.51±2.35)分、NPQ颈痛量表评分为(18.99±2.58)分,对照组患者颈性眩晕症状评分为(18.92±2.86)分、NPQ评分为(22.41±2.77)分,实验组患者颈性眩晕症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NP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L)、VA(R)、BA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VA(L)血流动力学指标为(51.03±4.35)cm/s、VA(R)血流动力学指标为(50.57±3.52)cm/s、BA血流动力学指标为(70.58±2.86)cm/s,对照组患者VA(L)血流动力学指标为(48.14±3.99)cm/s、VA(R)血流动力学指标为(47.98±3.82)cm/s、BA血流动力学指标为(66.98±2.77)cm/s,实验组患者VA(L)、VA(R)、BA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性眩晕患者中采取中药天麻钩藤饮加减配合针灸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眩晕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效果较为显著,临床可推广和应用.
文献关键词:
中药天麻钩藤饮;针灸;颈性眩晕
作者姓名:
杨红艳
作者机构: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中心医院(天水市骨科医院),甘肃天水 741020
引用格式:
[1]杨红艳-.中药天麻钩藤饮加减配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05):18-21
A类:
B类:
中药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饮加减,针灸治疗,临床分析,探究分析,小陇山,山林,林业,中心医院,抽选,加减治疗,治疗有效率,后颈,颈性眩晕症,眩晕症状评分,Northwick,Park,NPQ,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血流动力学指标,颈痛量表评分,标明,推广和应用
AB值:
0.11218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