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的原因调查与干预措施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生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7 年 10 月至2021 年10 月于本院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500 例白内障患者,分析其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原因,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干预措施.结果:①500 例进行超声乳化手术的白内障患者中,13 例发生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率为2.60%.共检出22 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有20 株,占90.91%,占比第一的为表皮葡萄球菌,占比为45.45%;真菌2 株,占比为 9.09%;②表皮葡萄球菌、头状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福平、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为 0,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红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等药物有一定耐药性;③年龄≥65 岁、手术时间≥10min、有玻璃体溢出、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与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有关(P<0.05);④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手术时间、玻璃体溢出、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为该病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生与患者年龄、手术时间、玻璃体溢出、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等有关,可对这些因素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
文献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感染性眼内炎;原因;干预措施
作者姓名:
马玉;李媛;赵英
作者机构: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商丘 47600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马玉;李媛;赵英-.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的原因调查与干预措施分析)[J].四川解剖学杂志,2022(04):44-47
A类:
B类: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术后感染,感染性眼内炎,原因调查,措施分析,发生原因,本院,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白内障患者,共检出,革兰阳性菌,表皮葡萄球菌,头状,腐生,万古霉素,利福平,利奈唑胺,耐药率,青霉素,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红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耐药性,手术时间,10min,玻璃体溢出,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年龄
AB值:
0.17612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