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历法与社会变革:"三百年斗历改宪"的学理依据
文献摘要:
观象授时在传统社会有着深刻的政治内涵,"改正朔"是秦汉社会转型的标志性,也是最重大的政治议题.秦使用《颛顼历》,"改岁首而未改月次",出现了是《夏历》还是《殷历》的争议以及历元的二重性问题.刘邦建汉,承袭《颛顼历》.四十年后,贾谊、公孙臣相继提出改汉正朔的主张.汉武帝时期,隆儒而黜百家之学,"朔晦月见,弦望满亏"为儒家士人以经学的价值观和政治理念改正朔提供了契机."太初改历"成为西汉中叶重大的政治事件.东汉以谶决事、以谶正经,也以谶正历.在"三百年斗历改宪"等谶纬思想指引下,新的《四分历》确立并开始使用.秦汉历法的不断更换,不仅反映了政治演化和思想观念变革的历史进程,也使天文指导人文而化成天下的天命思想得到了集中体现.
文献关键词:
改历;社会变革;三百年;天文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洪军
作者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洪军-.历法与社会变革:"三百年斗历改宪"的学理依据)[J].东南学术,2022(03):211-218
A类:
改岁,太初改历
B类:
历法,社会变革,三百年,改宪,学理依据,观象授时,传统社会,政治内涵,改正,正朔,秦汉,社会转型,颛顼,岁首,未改,夏历,历元,二重性,刘邦,承袭,四十年,贾谊,公孙,汉武帝时期,百家,士人,经学,政治理念,西汉,汉中,中叶,政治事件,东汉,正经,谶纬,四分,思想观念,观念变革,成天,天命思想,想得到,天文学
AB值:
0.48432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