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苏轼诗词动物意象论析
文献摘要:
苏轼诗词频繁出现动物鸿与鹤,鸿意象蕴含巨大,象征自己整个人生过程,鸿之飞为自然之举,作者却把其比作我们的人生状态.鸿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里的重要意象,到宋诗里已经具有多种涵义,可以做信使、寄离愁、慰孤寂等.除了鸿与鹤,还有马.马意象第一类包括疲倦之病马,疲倦之劣马.第二类是好马.第三类马意象折射出来的意义较为复杂,介于人与犬马之间.苏轼的马意象不断给我们以新奇的感悟,均为主体人格的流转.在苏轼作品中,动物意象早已融入作者自己的经历及气质,作者为这些动物意象注入了新鲜的灵魂,成为表达思想的桥梁,沟通唱和的媒介.在朝堂之上苏轼敢发表见解,不阿附新党,又不无原则拥护旧党,贬谪期间绝不向恶势力低头,铁骨铮铮,鱼舞汤中不畏焦,此时的动物意象又成为精神武器的化身.
文献关键词:
苏轼;诗歌;动物;意象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景春
作者机构:
四川工商学院 教育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景春-.苏轼诗词动物意象论析)[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22(03):26-33
A类:
劣马,阿附
B类:
苏轼,动物意象,论析,词频,征自,之举,比作,中国古典诗词,宋诗,涵义,信使,离愁,孤寂,第一类,疲倦,第二类,第三类,折射出,射出来,犬马,新奇,主体人格,表达思想,唱和,新党,不无,无原则,拥护,贬谪,绝不,恶势力,低头,铁骨铮铮,不畏,精神武器,化身
AB值:
0.45106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