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20世纪中国哲学史论述的多元范式——以熊十力论中国哲学与中国哲学史为例
文献摘要:
熊十力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哲学论述,对于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而言,具有与同时期通史著作同等重要的意义.总结20世纪以来的中国哲学史总体研究,不仅要关注各部《中国哲学史》的撰写及经验,也要关注熊十力这样的哲学家对中国哲学史的理解,以开辟中国哲学史总体理解和论述分析的多样化把握.熊十力在《十力语要》《读经示要》等书中广泛谈及中国哲学和中国哲学史,他的这些论述,无论在深度上和广度上,都不比同时期中国哲学史教科书的论述逊色.熊十力论中国哲学与中国哲学史有一个自己的体系,只是这一体系并未集中地呈现出来,而是散见于其著作之中,需要加以整理和研究.熊十力认为,近代以来,国人以西方哲学为标准,以科学方法看哲学,已经完全忽视了中国哲学的"究极意思"和"独至理境",对中国哲学的终极智慧已不了解,也不求解,这一点必须加以根本改变.熊十力对中国哲学史的诸论述,称得上是体大思精,不仅在中国哲学史学史上有重要意义,对中国哲学终极智慧的理解也有重要的价值,值得做全面的梳理研究.
文献关键词:
中国哲学史;多元范式;熊十力;《十力语要》;《读经示要》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来
作者机构:
清华大学哲学系、国学研究院 北京10008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来-.20世纪中国哲学史论述的多元范式——以熊十力论中国哲学与中国哲学史为例)[J].文史哲,2022(01):35-47
A类:
多元范式
B类:
史论,熊十力,三四十年,四十年代,中国哲学史学,通史,同等重要,哲学家,读经,泛谈,谈及,教科书,逊色,集中地,散见于,近代以来,西方哲学,科学方法,意思,终极,不求,称得上,体大思精,史学史,梳理研究
AB值:
0.17559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