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郑玄的出现:永元改革与汉代学术形态之变迁
文献摘要:
东汉中后期出现的马融、郑玄等人的经注,为后世学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世以经学注疏为主导的学术形态,正是形成于此时.若要了解这一时期学术演进的动因,不能仅仅关注平面的制度设置,还应深入汉王朝的行政实践,辨析行政运作与学术形态变化之间的关系.汉王朝的行政实践中,用于选拔官员的策问制度,对经学发展尤其具有影响力.汉和帝永元十四年的策问改革,因此就显得特别关键.这项改革是汉章帝时期崇尚古学学风的自然延续,其重视章句、家法的改革,推动了古学的流行,并在以下三个方面深刻地改变了当时的学术形态:其一是经书文本开始标准化;其二,新型的小章句形式的经注开始流行;其三,经注开始注重内在统一性和体系性.与此同时,小章句形式的经注书籍促进了新的经典学习方式的成熟,通过独立阅读注本来研读经典.许多经注书籍因其完备性而开始突破门派限制,在更大范围内流传,并逐渐经典化.这或许就是郑玄那一代人因何出现的部分原因.
文献关键词:
博士弟子;策问;小章句;经注;默读
作者姓名:
徐建委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北京10087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徐建委-.郑玄的出现:永元改革与汉代学术形态之变迁)[J].文史哲,2022(01):48-63
A类:
汉和帝,汉章帝,小章句,博士弟子
B类:
郑玄,永元,汉代,东汉中后期,马融,经注,后世,注疏,若要,学术演进,制度设置,汉王,王朝,行政实践,形态变化,官员,策问,经学发展,十四年,别关,崇尚,尚古,古学,学风,家法,经书,其三,内在统一性,体系性,书籍,学习方式,注本,研读经典,完备性,破门,门派,内流,经典化,一代人,人因,默读
AB值:
0.40263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