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三问法"避免"事后诸葛亮"
文献摘要:
审查发明的创造性时,由于审查员是在了解发明内容之后才作出判断,因而容易对发明的创造性评价估计偏低,从而犯"事后诸葛亮"的错误.尤其对于部分技术主题为方法的发明,技术手段所起的作用通常不够直观,需要站位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判断,相对而言更容易犯"事后诸葛亮"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确定相关技术手段在现有技术中所起的作用与其在要求保护的发明中为解决发明的技术问题所起的作用相同,得到的现有技术能够影响发明创造性的结论也不一定正确.因此,本文提出通过"三问法"辅助判断现有技术是否给出了技术启示,能否影响发明创造性,从而避免犯"事后诸葛亮"的错误,保证创造性审查的客观公正.
文献关键词:
创造性;作用相同;技术问题;技术手段;技术效果
作者姓名:
童其磊;黄洁
作者机构: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湖北中心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童其磊;黄洁-."三问法"避免"事后诸葛亮")[J].专利代理,2022(04):107-112
A类:
B类:
三问,事后诸葛亮,审查员,技术主题,够直,本领域技术人员,相对而言,易犯,现有技术,作用相同,发明创造,技术启示,技术效果
AB值:
0.23254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