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少子化"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机制研究
文献摘要:
"少子化"并没有降低家庭预防性储蓄,从而释放家庭消费,本文通过引入效用利他因子构建的扩展三期世代交叠模型对上述现象进行理论解析,并运用2013、2015、2017年CHFS的家户面板跟踪数据对这种现象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少子化"对家庭储蓄率有"挤入效应".(2)"少子化"对家庭储蓄率的"挤入效应"存在城乡、性别、年龄差异,在农村"少子化"的储蓄"挤入"弹性要高于城镇,家庭教育支出和医疗支出的增加会加剧这种差距;"少子化"使得性别为男性的户主和处于工作年龄段的户主更倾向于储蓄,女性户主和退休后的户主则表现得不明显.(3)"少子化"对低收入家庭的储蓄率的"挤入效应"显著高于高收入家庭.(4)通过动态数值模拟发现,面对少儿抚养比的正向冲击,低少儿抚养比的家庭边际储蓄递减能力高于高少儿抚养比家庭.本文认为"少子化"提高了教育、医疗支出的储蓄替代效应,高储蓄率的发生不能忽视"少子化"的贡献,应继续优化、调整生育政策.
文献关键词:
"少子化";家庭储蓄率;世代交叠模型;分位数回归;数值模拟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鹏飞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鹏飞-."少子化"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机制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22(03):81-92,104
A类:
B类:
少子化,家庭储蓄率,预防性储蓄,家庭消费,利他,三期,世代交叠模型,理论解析,CHFS,家户,挤入效应,年龄差异,于城镇,家庭教育支出,医疗支出,种差,户主,作年,退休,低收入家庭,少儿抚养比,边际,替代效应,高储蓄率,生育政策,分位数回归
AB值:
0.20673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