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刑事证明标准的经济分析?——与桑本谦、戴昕教授商榷
文献摘要:
经济分析方法的融入对于证据法学有所助益,然而当其被应用于刑事证明标准时,应当对此保持警惕.刑事证明标准的经济分析以"清晰界定证明标准"为出发点,摒弃了发现真相的道德义务,转向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政策目标,简称"社会福利论".这一理论以"冤纵比"为立论前提、以预期效用模型为基本结构、以威慑效用为核心要素,将证明标准的界定与判断改造为福利权衡问题.社会福利论不仅存在内部的结构性缺陷,同时面临来自实体法与程序法等外部的正当性质疑,因而并非可取的理论立场.解释刑事证明标准的应然路径不在于经济分析,而是在坚持客观证明标准的基础上,将最佳解释推理的证明方法与"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相融合.
文献关键词:
证明标准;证明方法;经济分析;社会福利;道德义务
作者姓名:
赵常成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引用格式:
[1]赵常成-.刑事证明标准的经济分析?——与桑本谦、戴昕教授商榷)[J].甘肃政法大学学报,2022(04):28-42
A类:
B类:
刑事证明,证明标准,经济分析,商榷,证据法学,助益,准时,保持警惕,摒弃,真相,道德义务,社会福利最大化,政策目标,立论,预期效用,效用模型,基本结构,威慑,利权,仅存,实体法,程序法,正当性,可取,理论立场,应然路径,客观证明,最佳解,证明方法,案件事实,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AB值:
0.38476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